這週看了一部電影,突然感覺應該好好珍惜身邊的人,而且應該記取歷史的教訓!
出了一次國回來,對於導遊曾經提過的歷史,不知怎麼搞的,就是會莫名其妙的想去找出當時的一些記錄來看,或許這是另類的一種教育吧!
先來介紹這部感人的電影
其他片名: 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
導 演: 羅傑史波提斯伍德(Roger Spottiswoode)
製 片: 亞瑟科恩(Arthur Cohn)
Wieland Schulz-Keil
Peter Loehr
Jonathan Shteinman
Martin Hagemann
編 劇: Jane Hawksley
James MacManus
演 員: 強納森萊斯梅爾(Jonathan Rhys Meyers)
蕾達哈米契爾(Radha Mitchell)
周潤發(Yun-Fat Chow)
楊紫瓊(Michelle Yeoh)
發行公司: 海樂、優士聯合發行
電影分級:
電影類型: 劇情
上映日期: 2008/4/3
目前分類:電影 (6)
- Jun 13 Fri 2008 09:34
黃石任務
- Dec 26 Wed 2007 00:12
我是傳奇

「我的名字是羅伯奈佛,我是住在紐約市的生還者。如果有人聽見…任何人聽見,拜託讓我知道,你並不孤單。」
羅伯奈佛(威爾史密斯飾)是一位才華洋溢的科學家,但他也無法遏阻毀滅性病毒的侵襲。羅伯奈佛成為災後紐約的最後一位倖存人類,甚至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位人類;三年時間過去了,羅伯每天固定透過無線電波廣播傳送訊息,試圖尋找其他有可能存在的倖存者,但卻渺無音訊。
這裡似乎並不只有他,當初感染疫病的受害者成為夜襲的變種人,他們潛伏在黑暗之中,觀察著羅伯的一舉一動,就等著他做出致命的錯誤抉擇。或許這是人類最後的希望,充滿使命感的羅伯決定要找出方法,希望使用自己的免疫血清,讓病毒產生相反的救命效用;但他知道,對方數量遠遠多過他,時間就要來不及了…。
【我是傳奇】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Village Roadshow影片公司出品,Weed Road/Overbrook演藝公司製作。奧斯卡獎兩度提名的威爾史密斯(當幸福來敲門】、【叱吒風雲】)擔綱演出,其他主要演員包括艾莉斯布拉加與戴許米霍克。導演是法蘭斯勞倫(【康斯坦汀:驅魔神探】)編劇是馬克普羅塞維奇與艾基瓦高茲曼,故事根據理查馬瑟森的小說原著改編而來。製作人是艾基瓦高茲曼、詹姆斯萊西德、大衛海曼與尼爾莫瑞茲。執行製作是麥可塔德羅斯、爾文史托夫、唐娜高柏與布魯斯柏曼,聯合製作是崔西托美。
幕後創意團隊包括攝影指導安卓萊斯尼(【魔戒】三部曲)、製作設計娜歐蜜休韓、視覺特效總監詹尼克薩斯(【駭客任務】三部曲)、剪輯韋恩瓦曼、服裝設計麥可開普藍,以及配樂詹姆士紐頓霍華。
我是住在紐約市的生還者…
我能提供食物,也能提供庇護,還能保護你的安全
【我是傳奇】的故事核心中,這個男人為了求生存,他必須獨自一人面對許多圍繞在他身旁的受感染病患,努力對抗這群敵人,打著一場似乎永遠無法勝利的苦戰。這些恐怖的病患就像野獸一樣,殺人不帶情感或理性。世界會變成如此破壞文明的慘況,起因於一種人為且會傳染的流行病毒,這種全新的病毒原本是現代醫療的重大突破,被視為能夠治癒癌症的奇蹟療法。然而,這種全新病毒卻沒多久就產生負面反應,造成無法想像的後果。
羅伯奈佛是紐約曼哈頓地區的上校,同時也是一位病毒學家,他接受政府的任務,必須找到能夠阻止這種病毒擴散的疫苗。然而,無論他多麼努力,病毒經由空氣傳染後,仍使得紐約市不得不全面封鎖,只有未受感染的人才能離開。在紐約居民撤離的過程中,奈佛目睹他的妻子柔伊(莎莉李察森飾)與女兒瑪利(由威爾史密斯七歲的親生女兒威蘿史密斯飾演)不幸意外身亡。
受感染的人就算沒有死亡,卻因新陳代謝而完全失去功能,變成只能生活或行動於黑暗中或陰暗處,退化成僅有原始慾望的怪物。
在這場浩劫之後,對於病毒免疫的奈佛存活下來了,但他仍然必須找到病毒的解藥。他知道他有兩項武器,第一是他的科學專業,第二是他自己免疫的血液。威爾史密斯表示:「奈佛知道這些人都因為感染這種人為的病毒而變成怪物,他也知道自己是唯一存活下來的人類。」
奈佛的軍事科學家經歷解釋了他為何選擇生活在這個被遺棄的城市。他嚴格地管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從維持最佳的體能狀況,到每天設定提醒陽光消失時間的鬧鈴聲。導演法蘭斯勞倫表示:「這樣才能讓他隨時保持警覺。他的做法或許有點極端,但只要他打亂這些規律,他就會變得十分危險。」
奈佛唯一的同伴就是他的愛犬小珊,而他總是保護著小珊不被感染者侵襲。白天,他跟小珊出去補給生活用品,或待在實驗室工作,並且每天發出廣播訊息,期待能找到其他的生還者。晚上,他們回到自己宛如堡壘的房子中,以免遭到感染者的攻擊。
雖然奈佛必須遵守日落前回家的定時規定,但他還是有很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可以開著他的福特野馬Shelby跑車在街上高速飛馳,在軍用噴射機的機翼上打高爾夫球,裝潢他堅不可摧的房子,或大肆搜括整個紐約市的任何食物、汽油和醫療用品,只要是這個城市的資源他都能自由取用。
這樣的紐約市感覺很超現實,這個曾經是代表商業、藝術和娛樂中心的國際大城市,現在,卻變成專屬奈佛個人的遊樂場,打獵地及廣大公園。
導演法蘭斯勞倫表示:「當你是紐約市最後存活的人,你會發現有許多好玩的事可以做,雖然你只能一個人做。我們看到眼前有許多曾經對這個世界極為重要的場所,但在這場病毒浩劫之後,我們認識的世界消失了,我們曾經花了大筆金錢、時間和精力建造的城市毀滅了,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
威爾史密斯表示:「奈佛能去任何地方,他有足夠的醫療補給,他知道哪裡有罐頭食物、哪裡有備用能源,這整個城市就是他的家,平常是很難想像能站在軍機上打高爾夫球的。」
然而,這些場景並不好玩,也不是遊戲而已。在荒廢的街道上奔馳、被倒吊在半空中、操控高速的福特野馬Shelby跑車、在廢棄車頂上追逐,以及跟運用動作捕捉技術(Motion Capture)特效創造出的變種人打鬥等,都是威爾史密斯在這部電影中令人心跳加速的動作場景。
為了設計這些動態刺激的片段,製作團隊找來資深的特技總監維克阿姆斯壯和他的特技小組。阿姆斯壯有40年的特技設計經驗,近年的作品包括動作大片【不可能的任務3】、【世界大戰】及【007 誰與爭鋒】等。
製作團隊知道威爾史密斯的肢體動作靈活,也喜歡在表演中加入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所以他們樂見他親自演出許多特技動作。其實在拍攝這部電影的幾個月前,威爾史密斯就開始實行飲食和健身計畫,減了20磅,並鍛鍊出健美的體魄。這次他繼續跟長期配合的健身教練戴洛福斯特合作,幾年前的【叱吒風雲】中,威爾史密斯的雄壯體型就是福斯特的傑作。福斯特表示:「我們對他的培訓很嚴格,也頗有難度,像缺氧、高溫、低溫、濕度訓練,以及低卡洛里飲食等,讓他不只達到要求的體格,還感受到電影中的堅苦精神。」
另一方面,軍事和武器訓練顧問山姆葛倫為威爾史密斯特別製作了改良的假步槍,讓他操弄起來得心應手,況且他在之前的電影中就經常拿槍。
文章出處-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335
在這陣子大家一面倒推薦”國家寶藏-尼可拉斯凱吉”時,我要推薦”我是傳奇-威爾史密斯”!
這二天巨星都我很鐘愛的,但這是Will Smith 2007年唯一一部作品:【我是傳奇】(I am Legend),所以我不得推這部。
我的朋友說他看了這部的感覺是:沉溺在孤獨、悲傷的電影,但看完很爽,因為這是一部不論精神、行頭、氣氛營造還有演技都足以給他一個獎項的佳作。好讚的形容詞!
這是改編自【我是傳奇】這本書的電影,書裡頭的背景是1976年,轉換成電影的背景是2009年~2012年。
朋友看了書,又看電影,書裡的文字更孤獨、更悲傷。
你可以想像這種孤獨又悲傷的感覺….
當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你選擇存在還是死亡?
讓你堅持努力生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過了一千多個孤獨的日子之後,你還敢不敢相信有一天你不再孤獨?
運動為了戰鬥,為了活命,為了逃命,日復一日,永不放棄…
他比【浩劫重生】更少希望,但是比【浩劫重生】多一隻狗陪伴;他比【浩劫重生】還要努力對抗更多壓力,但是他比【浩劫重生】有更多資源可以利用。
所以,為這部電影鼓掌吧!
- Dec 26 Wed 2007 00:00
迴光報告

基本資料:
中文片名:迴光報告
英文片名:Final Cut
級別:保護級
片長:105分鐘
出品國:美國
導演:歐瑪南姆Omar Naim
演員: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金獎影帝﹞、蜜拉索維諾Mira Sorvino﹝秘密客﹞、吉姆卡維佐Jim Caviezel﹝受難記﹞
劇情大綱
故事設定在一個人類出生就被植入晶片的時代,死亡之後,專業的剪接師會將往生者的一生剪接濃縮成類似電影的長度,在追悼會上播放給死者的親友觀賞。只不過有許多人仍然反對這種做法,因為如此一來死者將毫無隱私可言。
羅賓威廉斯飾演最頂尖的生命剪接師,卻也是最孤單的人,因為他的工作而變的無法與人親近,他唯一的愛慕對象是由蜜拉索維諾飾演的書店店員。羅賓威廉斯因為接下一個沒有人願意接的案件,遭到反對植入晶片人士的聲討最後演變為這群激動的民眾追殺的對象。吉姆卡維佐飾演前生命剪接師最後卻成為最極力反對剪接生命的異議分子,他不斷的找羅賓威廉斯的麻煩,最後更是要致他於死地。
幕後花絮
羅賓威廉斯繼《針鋒相對》(Insomniac)、《不速之客》(One Hour Photo)之後繼續嘗試陰沈的戲路。故事是建基於一個對未來的假設:人類出生前可以在腦中安裝一種記憶晶片,它將紀錄你一生所見到的所有影像,在死後將可取出剪輯成為.....喪禮時播放的紀念影片。主角是一個晶片影像的剪接師,他可看到各種不同人生裏最不為人知的陰暗秘密,可想而知他看到的秘密終於讓他惹上了殺身之禍。
整部電影的重點放在人類是否有權利紀錄下自己的一生,並在死後經過美化和扭曲?除了隱私權的議題之外,還有一個有趣的概念:記憶晶片讓人類取得了原屬於上帝的權利,是超越一切對一個人最終極的紀錄手段。但說真的,誰會想在腦中裝入這樣的晶片,紀綠你一生所有的事,包括吃飯睡覺做愛大小便....?誰又會去相信,數十年的影像紀錄最後可以剪成一部一個多小時的長片,而這影片就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全部?
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飾演的Alan有一段幼時發生的慘痛記憶難以抹滅,作為Eye Tech旗下的記憶剪接師,在剪接許多各式各樣的人生片段時,不能帶有任何私人情感,這是敬業的表現,否則達不到客戶的要求。在自以為已經心如止水後,在工作時偶然間碰觸到自己的幼時回憶,引發一系列後果。Alan決定違反剪接師守則,植入晶片於自己的大腦,利用剪接機器重現幼年那段慘痛記憶的真相。終於真相大白,他並沒有害死幼時玩伴Louis Hunt,一生的桎梏終告解除。Alan雖仍逃避不了因晶片恩怨而被槍殺的宿命,但總算得償宿願,死而瞑目。
捫心自問,如果未來有這樣的科技存在,你願意被植入晶片,好讓後世子孫能看見你一生所看見、所聽到的東西嗎?這樣的晶片將揭露所有真相,沒有任何秘密得以隱藏。當然,剪接師會根據家屬意願來剪除,不過攸關多人利益的真相將造成相關人士的巧取豪奪,恐怕社會將為此動盪不已。
「迴光報告」叫人刮目相看,全世界都對這位來自阿拉伯世界,卻在好萊塢竄出頭的歐瑪南姆(左)充滿好奇。
今年九月才滿28歲的黎巴嫩籍導演歐瑪南姆,到底是何方神聖,居然在好萊塢才拍攝處女作「迴光報告」,就叫包括好萊塢的大ㄎㄚ:羅賓威廉斯、蜜拉索維諾以及「受難記」的吉姆卡維佐,全都來相挺,讓全世界對他抱以既羨慕又忌妒的眼光。
原來歐瑪南姆的雙親,在黎巴嫩都是戲劇界響噹噹的人物,他的母親是非常知名的女演員兼劇作家。歐瑪南姆表示,自己跟弟弟兩人從小在雙親耳濡目染之下,一個現在成為好萊塢最新竄起導演,一個是巴黎的藝術家。
歐瑪南姆表示,「迴光報告」是自己在剪接大學畢業作品那段時間構想出來的電影,他花了一點時間完成了劇本,幾經修改之後,投給Equinox基金會,一個專門幫助「初生之虎」的基金會,終於才開始他奇妙的好萊塢經驗。
先是羅賓威廉斯在讀過劇本之後,表示願意演出主角,然後所有大ㄎㄚ明星紛紛加入演員陣容,讓這位來自神秘中東地區的大男孩,一度不知所措。所幸,最後歐瑪南姆發揮自己一貫的自信與實力,不到35天就完成「迴光報告」整部電影的拍攝工作,讓所有人再度對他刮目相看。
文章出處http://www.tungfilm.com.tw/detail/finalcut.htm
我是個很愛看電影的人,沒有電影音樂旅行文學這四件大事,我想對我是個很殘忍的事!
推薦你看這部,這和我的所提倡的生前告別式有異曲共同之妙....
- Sep 17 Mon 2007 10:50
電影推薦-氣象人
這個星期日夜晚,和糖併肩坐在客廳的白沙發上,小王子在睡覺,於是我們夫妻倆才有這閒情好好的看部電影;記得婚前時,我們二個也很愛看電影,也總是在星期日租DVD回家窩著看,吃著零食,邊聊天邊鬥嘴的看完整部電影,然後才甘願的到床上睡覺,隔天清晨五點半糖得送我到火車站搭著六點五十一分的火車北上工作,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多!
我個人很喜歡看悶片,這部電影說起來很悶,但卻悶的令我有超多想法一直浮現著,讓我有機會再度思考最近的人生...
以下擷取部份影評:http://blog.duncan.idv.tw/blogs/index.php?title=the_weather_manif_adpepiaooif&more=1&c=1&tb=1&pb=1
這部電影在描述一位氣象播報員的生活,我不禁聯想到2006/7/13的壹週刊,剛好也介紹了「天氣風險師」這個特殊的行業。本片的劇情是描述氣象預報員大衛(由Nicolas Cage飾演)有機會獲得到全國性的媒體「早安美國」去播報氣象,在工作上他似乎正要鴻圖大展,但他的私生活卻一團糟。
劇中大衛的生活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個翻版,只不過電影裡將生活的細節誇飾,從表面上看來似乎與我們無關,但實際上去思考,會發現其實我們不也慢慢陷入了這樣的境界。大衛一直有無法專注的毛病,他的父親是著名的文學家,而他雖然也想嘗試文學創作,但並沒有這方面的天分。他跟太太相處模式有問題,導致後來兩人分居,而兩個小孩則跟太太同住。他雖然分別想扮演起好兒子、好先生跟好爸爸的角色,但總是無法貼近家人的心,所以就連爸爸罹患癌症,他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全片最菁華的段落,我想應該就是他跟他父親在車子裡談心的那一段。他父親在得知自己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時,他的太太幫他舉辦了一場生前葬禮,這麼一來所有的親友都能來跟他告別,而他還可以參與其中。裡面有一段是大衛要上台分享他對父親的感言,可惜他才講了一句話,就跳電了。等到恢復供電之後,大家就繼續接著後續的流程,完全忽略了他要對他父親所說的話。於是他父親後來去找他,在車上他父親問他當時想說些什麼?這時大衛才說出了他對他爸爸的感覺。大意是他爸爸永遠是最堅強的,一直都是全家人的靠山。而他父親則告訴他,人生裡面就是不得不失去某些東西~
我覺得某些時刻我跟大衛很像。大衛一直想改善生活裡的不順遂,而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得到「早安美國」的工作機會上。他希望藉由到紐約去工作(原本他在芝加哥),可以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當他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這個工作的機會上,他卻忽略了當下的生活。而且他單純的以為,那些他失去的親情,可以因為這份新工作重新來過,全家一同到紐約展開新生活,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有些時候我們都會把重心放在某一個未來的事物上,期待因為那樣事物可以因而改善某些事。但其實日子每天都在過,如何過好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活在當下雖然是很淺顯的道理,但卻很難做到。
在片尾,他獨自到紐約展開新生活,他的生活的確因此而改觀了,我想原因也在於他終於認知了活在當下才是生活的重心。
片尾裡有一段很有趣,有個人問他未來的天氣如何,他回答說:「誰知道?」我想生活也就是這樣吧!未來誰都不知道,我們只能好好把握每一天的生活。
以下擷取部份影評:http://www.wretch.cc/blog/marvint&article_id=8397207
我一直覺得尼可拉斯凱吉有一張非常不符常理的明星臉。一般明星的作用是帶來歡樂,像這樣的愁眉苦臉的男人觀眾看了怎麼開心得起來?如果調整一下他的眉毛的 角度,不知會是什麼樣子?說不定就沒法演The Weather Man了,這就可惜了。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但我不期望每個人都同意這點。
電影開始的一幕是密西根湖上的浮冰和岸上的芝加哥夜景。我一眼就認出的原因是看到了摩天樓聚落中的John Hancock Center ,芝加哥的第三高樓,外型特殊極易辨識。
主角David Spritz是個芝加哥當地電視台的氣象播報員,工作性質輕鬆但薪水極高。父親是普立茲獎得主,剛發現得了癌症。兒子Mike吸毒且被戒毒顧問騷擾(註〔一〕)。女兒Shelly過胖被同學嘲笑。前妻正和一個胖男人Russ交往,且有結婚打算。
David is a nervous-looking man who always tries to do something. 面對他聲譽卓著的父親,他逼著自己寫一部長篇小說,在得知父親得了絕症後,更終日惶惶不安希望自己能在他剩下的短暫生命裡起一些作用,包括在living funeral裡發表的演說。他為刺激Mike向上,提出高級相機的獎勵。他努力幫Shelly解決生活目標和綽號的問題。他和前妻參加心靈成長課程,心裡打著主意和她復合,因為這樣對小孩最好。
但David的努力幾乎都白費了。失敗的原因是:他根本不怎麼可能成功。前妻離開他,是因為不喜歡他這個人,他的改變有限,不可能扭轉局勢。Shelly和Mike的青少年問題顯然也不在他的能力範圍內。而且誰規定普立茲獎得主的兒子也必須走上創作之路呢?
David做這些事情,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對自我價值感到不安而勉強為之。他想做個好兒子、好父親、好丈夫,但他的笨拙讓他等於是在追求得不到的東西,且又因為對自我懷疑而易怒、莽動,使問題雪上加霜。整部電影都在描述David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無力感。
David尤其貶低自己的職業。他最怕觀眾在街上認出他來,問他最近的天氣,因為他認為自己在電視上的表現是愚蠢的,他對每天做的天氣預報一點信心也沒有。但事實上這是他少數勝任愉快的事情,他受到紐約大電視台的青睞,從二十個應徵者中脫穎而出。他也大略感受得到自己在綠幕前的自在和活躍。他忽略自己的 這項價值而貶低其工作性質:他永遠無法準確無誤。但天氣就和人生一樣,你無法改變所處的環境,就如同無法改變天氣。你終究得去面對它、作些猜測,然後就得下決定。
David的父親是造成他自我貶抑的原因之一,他一直在教David怎麼做,但死前終於悟出「必須學會放棄」這件事,並在David身上發揮最後的影響 力。David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獨自前往紐約工作,抓住本就屬於他的機會,不再自我困擾,與這個世界坦然相處。
P.S.又提到生前葬禮的事了...改天得好好說說這件事~
以下擷取部份影評:http://tw.myblog.yahoo.com/saint-icon/article?mid=312
氣象人》主角尼可拉斯凱吉飾演的是一個沒有氣象學執照的氣象播報員,故事主要敘述主角在螢光幕後的故事。米高肯恩飾演主角的父親,主要飾演的是慈父的形象。故事就發生在主角的婚姻、家人的感情還有工作之間的周旋。
氣象播報員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這個職業說它實在是因為它可以賺錢,說它不實在是因為天氣根本變幻莫測無從預測。(簡直比算命還來的不準)
氣象播報員是一個虛擬的人物,他與真實的世界脫節。我們知道他有個笑嘻嘻的長相之外還有流暢的播報手法,其他的一概不知道。記得本片的第一句話是:「你今天清爽嗎?」
氣象播報對於不懂氣象學的主角,卻是十分拿手的表演秀。
主角身為一個播報專員,卻常常因為沒有氣象學的背景而去播報而感到心虛。但良好的形象除了受到觀眾歡迎之外,也使其飽受某種人為的「天災」所攻擊。常常有人拿他名字” spritz”(噴濺的意思)來開玩笑而朝他投擲飲料、奶昔等等的速食產品。或許他的工作就是如此的速食,符合大眾的胃口而存在。
別人的世界是下雨下雪,他的世界卻是下著冰奶昔。
總之主角飾演的是一個螢光幕下的失敗者。與妻子的離異,是他最大的遺憾,起因卻只是一罐塔塔醬。對於小孩的照顧可說是想要盡力的主角,一開始立意的美好但最後卻將其變的更糟。總之是一個很”衰”的人。
有個模範父親的主角,其實一輩子都活在父親優秀的影子底下。盡力維持家庭,照顧小孩,學習父親寫小說。但除了在螢光幕前面還能當個不錯的氣象播報員,其他卻一事無成。
這部片可以說是一種消極療傷系的片子,跟《刺殺尼克森》一樣,主角同樣是衰到底的人。還記得偉大畫家高更談論自殺的梵谷時說:「每當我看到我身邊有一個比我還要慘的人,我的生命頓時充滿了光亮。」
導演在片中特意安排了許多哭笑不得的情節,譬如說他叫小孩身上帶多點錢,但下一秒就被自己的老父親唸了幾句,因為他同樣的身上也沒有幾文錢,與其首席氣象播報員的身分實在是有點距離。
記得有一幕是主角去買報紙,因為自己的笨手笨腳,結果投了錢報紙卻沒拿出來,突然下一秒是一個路人跟他詢問氣溫,一種「兩面不是人」的處境又出現了;究竟是要溫和的回答路人,還是為了剛剛的報紙生氣。
片中主角就不斷的被夾在幕前幕後,事業與家庭,親情與愛情,諸如此類的高氣壓與低氣壓,所形成的滯留區域中間,故事的張力就這樣的不斷的被處理出來,情節的剪接也十分的諷刺並帶點幽默。
何謂好的人與壞的人?有人說,好人不長命,萬惡活千年;在人前光鮮的人,是否在背後的一切也一樣稱心如意。人呢,是否總要隨著這個社會而成長,最後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成功」的人?人又是否必須趨向於「成功」,那麼這樣的「成功」又是誰定義的,我們如何能界定怎樣才是一個「成功的人」。
學會扮演「氣象人」,或許是人人都必須學習的吧!?試問今天你的氣溫數據又是幾度呢?
- Sep 17 Mon 2007 07:05
電影推薦-口白人生
總是陪著糖看一些動作片
多多少少也讓他影響了不少
進到萬視通時總是抱著記得要租又得打殺的影片
都忘了自己其實是愛看小品的
謝謝宗憲熱情的提供不少的殺時間良片
以下這部真的值得去看看
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上映日期:2007-01-05
類 型:奇幻、愛情、劇情、喜劇
片 長:未提供
導 演:【擁抱艷陽天】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
演 員:【親家路窄】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愛是您愛是我】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神仙家庭】威爾法洛(Will Ferrell)、【怪怪屋】瑪姬賈倫荷(Maggie Gyllenhaal)、【我的野蠻網友】皇后拉蒂法(Queen Latifah)
發行公司:博偉電影
官方網站:
http://www.sonypictures.com/movies/strangerthanfiction/
劇情簡介:某個國稅局的查帳員,原本過著一成不變、平淡無奇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他耳邊突然聽見了如小說電影旁白般的引言,開始描述他的人生,而且這個獨白也只有他自己聽的見。更神奇的是,這個旁白開始改變他的生活、工作、喜好、決定,甚至命運。突然展開的奇幻人生,讓他不知該喜還是憂…
口白人生 大牌如雲 影帝影后背書演出
電影上映日期:2007-01-05
電影介紹:繼榮獲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原創劇本」殊榮後,陸續入圍金球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提名的喜劇【口白人生】好評不斷,被譽為去年好萊塢最受好評的另類喜劇代表作。本片網羅當今好萊塢一批實力派群星,包括金獎得主艾瑪湯普森、喜劇天王威爾法洛、影帝達斯汀霍夫曼、新銳實力女匠瑪姬吉倫霍、影歌視三棲的黑人天后皇后拉蒂法等都爭相參予演出。
【口白人生】在製作前期完全採獨立製片作業,新銳編劇薩奇荷翁在04年完成腳本後,立刻吸引了37位好萊塢一線演員和導演的注意,大牌們甚至不惜減價爭取參本片的演出。本身擅長編劇,甚至得過奧斯卡最佳編劇的艾瑪湯普森在接獲腳本後,才讀到第22頁便決定爭取演出劇中愛碎碎念的作家一角,甚至背書誇讚說:「這是我入行這麼多年來讀過最棒的劇本!也是我拍戲以來,第一次這麼耐不住氣,期待看到成品的電影!」
不同於一般喜劇類型,本片可說是繼【楚門的世界】後又一精采的另類嚴肅喜劇。以【擁抱艷陽天】備受好評的導演馬克福斯特丟掉過往嚴肅寫實的劇情片風格,讓擅長喜劇演出的男主角威爾法洛一改過去搞笑不償命的戲路,挑戰飾演一位生活重複乏味,並患有強迫症的“怪腳”查稅員。威爾法洛在片中越是正經八百、面無表情,越是製造出讓人發噱噴飯的喜劇效果。而實力派女星艾瑪湯普森因為太喜歡腳本,不惜犧牲扮醜演一個老菸槍作家,從頭到尾不但菸不離手還裸妝豋場,連戲服也不脫邋遢睡衣或平價T恤,完全為戲豁出去!
另外,本片編劇刻意在片中利用高超低調的幽默安排,設計主角愛吃蘋果〈蘋果唱片〉、每天過斑馬線〈艾比路專輯封面〉、作家助理潘妮〈歌曲Penny Lane〉、查稅員身份〈歌曲Taxman〉等與披頭四音樂相關的小細節向搖滾天團致敬,披頭四迷絕對不能錯過!
本片故事描述小說家凱倫艾佛(艾瑪湯普森 飾)花了十年時間,好不容易要完成最新代表作,而她的最後一個挑戰,便是想出怎麼殺死書中的主人翁─哈洛克里(威爾法洛 飾),但凱倫並不知道,哈洛克里確實存在於這個真實世界!另一方面,哈洛克里突然發覺自己耳邊常聽到陌生女子(艾瑪湯普森)念著如小說一般的口白,而聲音裡的話也開始對他的生活產生致命影響時,困惑的他決定不顧一切找出這個“說書人”,並設法改變這個陌生女子的決定,否則…..他就會沒命了!
電影的一開始,當Emma Thompson以平述的口吻描述著樣的一個平淡的故事,Will Ferrell張開大嘴數著數字刷著牙,是因為數數字讓生活變得有趣,還是只是在這無趣的日子遵循一定的規律?規律好像是最安全的生活態度,但是卻也抹殺了所有意外的驚喜。畫面突然出現所多有趣的數字,0與1的結合我們的生活也被所謂的數位化牽制住,因為如此,同樣的被制約性的打開電腦登入MSN,觀看無名相簿,寫文章在Blog,嘿,你想要說你的生活有多精采,但還是過這同樣不變的生活,規律殺死了我們,還是我們自己殺死了自己?每個人生都有的口白人生,被闡述的不是即將發生,而是平淡無情的描繪,我們自己可以主宰這一切,[當你決定推開這扇門,你就決定你的故事怎麼繼續。]當你踏入電影院,觀看口白人生,或許你也就決定你如何改變人生。
Harold Crick(Will Ferrell)這樣的角色,在這社會中,卻不得不承認,也許30歲之後的我們,也過著相同的生活,被手錶石英跳動的生活所羈絆住,想要保握每一光陰卻也無形中浪費青春失去了很多生命寶貴的意義,[你想要平淡的死去,還是極富詩意的死去?]就如Harold Crick一樣,我會選擇極富詩意的死去,其實一開始我覺得頗諷刺,對於生活已經失去樂趣可言的Harold Crick又為何擔心自己將在未知的時間死去,難道他對這樣的生活還保有一絲希望嗎?死亡難道不是最好的解脫?我們這些賴活沒有生活目標的人們渴望死亡的同時卻也害怕即將的末期,害怕的是莫名其妙的就離開這個世界,卻想不起來能拯救自己的就只有自己,Harold Crick手碰吉他彈出了內心渴望存活下來的旋律,唱出了被規律生活所抹殺不敢說出口的慾望,想要的除了妳,就算即將會死去,也要用力的活下去!
Kay Eiffel(Emma Thompson)最想殺死的應該是自己。很喜歡她在片中的角色,將作家遇到寫作障礙的歇斯底里表現的非常...,呃,不知道該如何下這形容詞,那雙眼翻白直射前方無法對焦的神情,發抖的雙手抽著煙,用噁心焦燒的衛生紙熄掉只剩濾嘴的香菸,如果故事中的主角沒有死亡,她就沒有辦法完成結局,或許她只是在每一次幻想死亡的同時,用最完美極富詩意的方法試圖殺死自己發窘瓶頸的因子,期待獲得重生,卻也又在一次步往另外一個死亡的方向,最後她發現不需要再用死亡來結束這一切所謂的完美,在每一天的生活之中,還是有許多值得被珍惜的感動,甚至只是簡單的動作,或者是重複不停規律的生活,每一時刻活著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用心用力去緊握這一切!義無反顧的面對生活,試著沉澱心靈回想內心最想要的渴望。
我們常憐憫那些被宣告死亡日期癌症末期的人們,而我們這些不知道死亡日期的人們也患著嚴症,嚴重的虛度與浪費對於生活的熱情,我們的人生變成了[靠北人生],怨天尤人咒罵不停的詛咒,生命的意義如果只是出生長大髒話工作規律死亡這樣規則,那麼又怎會有這麼多被遺留下來的文學鉅作?生命的價值就是在於你能為這世界做些什麼,留下些什麼,在故事中我們都是主角,我們都是作者用自己的第一人稱編寫正在發生的將來,句點何時能劃上,沒有人可以臆測,讀者是不明人士,對號入座唸著已經寫下無法改變的字句,期望會是一本356頁的小說,每一段落都是精采。